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老板小说 > 现代都市 > 穿越农家子,科举当自强!全局

穿越农家子,科举当自强!全局

从墨归心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还是老刘氏比较心软,率先同意。“老头子,既然大房一家愿意多努力,狗娃看着也有天赋,不如咱们就再拼一把,让狗娃去城里读书?”老李头也心动了,低头看着腿边乖巧的孙子,咬牙道:“好!那狗娃去县城读书!”李宝学感觉天都要塌了,但此时他说什么也不管用了,一滩肉泥般趴在地上,悔不当初。老李头打开门,让王氏去请村里的土郎中给他看看。李明忠看到自己亲爹被打成这样,心里惶恐不已。他爹不能再读书,李明阳却能读书了!狗娃看着挺聪明的,要是他也读书,那以后家里人就能将他和李明阳做对比了。自己都先读了两个月书,还比不过李明阳的话,到时爷奶肯定都更疼李明阳去了!李明忠心里顿时有了危机感,对李明阳也羡慕不已。大伯一家对李明阳太好了,竟然愿意供他去县城上学,他也想...

主角:李明阳李明忠   更新:2025-03-09 12:10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明阳李明忠的现代都市小说《穿越农家子,科举当自强!全局》,由网络作家“从墨归心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还是老刘氏比较心软,率先同意。“老头子,既然大房一家愿意多努力,狗娃看着也有天赋,不如咱们就再拼一把,让狗娃去城里读书?”老李头也心动了,低头看着腿边乖巧的孙子,咬牙道:“好!那狗娃去县城读书!”李宝学感觉天都要塌了,但此时他说什么也不管用了,一滩肉泥般趴在地上,悔不当初。老李头打开门,让王氏去请村里的土郎中给他看看。李明忠看到自己亲爹被打成这样,心里惶恐不已。他爹不能再读书,李明阳却能读书了!狗娃看着挺聪明的,要是他也读书,那以后家里人就能将他和李明阳做对比了。自己都先读了两个月书,还比不过李明阳的话,到时爷奶肯定都更疼李明阳去了!李明忠心里顿时有了危机感,对李明阳也羡慕不已。大伯一家对李明阳太好了,竟然愿意供他去县城上学,他也想...

《穿越农家子,科举当自强!全局》精彩片段

还是老刘氏比较心软,率先同意。
“老头子,既然大房一家愿意多努力,狗娃看着也有天赋,不如咱们就再拼一把,让狗娃去城里读书?”
老李头也心动了,低头看着腿边乖巧的孙子,咬牙道:“好!那狗娃去县城读书!”
李宝学感觉天都要塌了,但此时他说什么也不管用了,一滩肉泥般趴在地上,悔不当初。
老李头打开门,让王氏去请村里的土郎中给他看看。
李明忠看到自己亲爹被打成这样,心里惶恐不已。
他爹不能再读书,李明阳却能读书了!
狗娃看着挺聪明的,要是他也读书,那以后家里人就能将他和李明阳做对比了。
自己都先读了两个月书,还比不过李明阳的话,到时爷奶肯定都更疼李明阳去了!
李明忠心里顿时有了危机感,对李明阳也羡慕不已。
大伯一家对李明阳太好了,竟然愿意供他去县城上学,他也想去县城读书。
但李明忠不敢为自己争取,更何况他爹娘都没有为他出头,他怎么敢去挑衅老李头的权威?
李宝学身受重伤,再加上信誉已经降到极致,失去了参与家族重大事项的参议权。
李宝成夫妻和老李头夫妻,开始纠结起了李明阳去县城哪个书院读书的事情。
“清风书院的老夫子性格严苛,教了半辈子的书,而且还是秀才公,宝学也是在这个书院读书,我看去这个书院好!”
老李头不太爱动脑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宝学上学的地方。
张氏眉头一皱,在她看来这个书院不好,能教出李宝学这样的烂人,能是什么好地方?
但她一个儿媳不好反驳公公,儿子聪明,她连忙暗中戳了戳李明阳。
李明阳也不想去这个书院,一个年过半百的固执老夫子,手下的童生也没几个考上秀才,可想而知教学方法估计很死板,学识有限。
他连忙拉住老李头的两根手指,卖萌道:“爷爷,我不想去这个书院。”
他说着自己的想法:“我听说二叔一年在这里读书,要花上足足十两银子,我不想让家里有这么重的负担!”
看着孙儿乖巧的样子,又如此贴心,老李头心里百味杂陈。
一个孩童尚且知道不拖累家里,老二怎么就养成了那样自私自利的性子!
李宝学从摆烂中震惊的抬起头,李明阳这小子太精了,竟然拉踩自己?
“你,我那是正常的花销,哪有读书不花钱的!”
听着他反驳,老李头瞪了他一眼。
“你那是读书花钱吗,是在外面乱搞花钱!你把嘴给我闭上,我不想听你说话!”
李宝学脸皮抽搐,绝望不已。
他爹现在是彻底厌弃自己了,开始对大房好了!
老李头看向李明阳,担心道:“可县城就清风书院名气大,要是你不去这里......”
张氏经常进城,连忙说道:“爹,我经常进城,听说城东开了一家新书院,夫子也是秀才呢,学费还不贵!”
李明阳摇着老李头的手,“爷爷,我不要贵的,我就去这里!”
老李头心里发软,摸了摸李明阳的头发,“好好好,那就去这个书院!”
“不过得看这个书院的学费到底是多少,要是超过一年五两的话......”
张氏连忙道:“爹,有超过的部分我们大房补,绝对不要爹娘和二房补贴!”
老刘氏拉着她的手,无奈道:“瞧你说的,狗娃不仅是大房的娃,也是我们的亲孙子,怎么可能置之不理?”
老李头现在对大房感觉亏欠,叹气道:“放心,只要不是超出太多,我补!”
老李头今年也不过才五十出头,但背已经佝偻了。
李宝成心里有些愧疚,“爹,让你受累了。”
“哎,子孙都是债啊,只要狗娃能够有出息,我累点就累点了!”
相比起二房,大房一家子可要孝顺太多了。
老李头知道,二房靠不住,以后他和老刘氏还得靠大房养老。
那现在就得对大房好点了。
得到老李头准许,第二日,李宝成夫妻就赶紧带上银子和李明阳,赶早去了城里。
这个新开的书院,叫做百川书院,坐落城东。
李宝成他们怕冒犯,特意打听了一下要多少束脩,有什么忌讳,一听顿时大惊。
“什么?百川书院竟然包吃包住,一年学费还只要三两银子?”
回话的读书人点了点头,“对,但对前来拜师的学子都有要求,要是通过不了夫子的考核,不能入学。”
李明阳心里好奇,这操作,跟前世那些学校的入学考试很像啊。
难道这百川书院只要聪明的精英,不要平庸之辈?
李宝成和张氏顿时担心了起来。
“可明阳还没读书认字,万一通过不了考核怎么办?”
读书人悠悠说道:“放心,不考写字这些,具体什么考核不知,但只要人聪明,没提前学过也能入学。”
“要是没有通过考核,束脩这些夫子也不会收的!”
李宝成夫妻俩更加担心了,听上去这位夫子就很特立独行啊,也不知教学水平如何?
两人有些犹豫,到底要不要李明阳来百川书院拜师呢,不然送去清风书院?
李明阳拉着爹娘的手,自信说道:“爹,娘,你们放心吧,我肯定能够通过考核的,这位夫子太有趣了,我听着就很喜欢!”
一味的谦虚,只会让家里人担心。
还是得给他们自信,也是激励自己,他得有一种“自己做什么都能成功”的心态才行。
有时候,事情的发展是唯心的,越自信,越成功。
告别了读书人,李宝成去准备了拜师用的束脩。
一条三指宽的干肉,一把芹菜,一斤龙眼干,一斤莲子,一斤红枣,一斤红豆。
这是大乾朝沿袭古时的束脩六礼,干肉是送给老师的赠礼,表达学子心意。
其余五种也都有美好的祝愿,表达对老师勤恳教导的感谢,和对学子自身的祝愿。
光是准备这些,就花了二两银子。
买好束脩,李明阳一家来到了百川书院门口。
书院大门正开着,门房一看李宝成他们的姿态,就知道是来拜师的。
“学子进,父母不得跟随,不用带束脩。”
他熟练地说道,对李明阳招了招手,“小孩儿过来吧!”
李宝成夫妻的手紧了紧,李明阳说道:“爹,娘,你们在外面稍等一会儿,我一会儿就出来。”
“好。”
李宝成二人赶紧松了手,李明阳跟着门房走了进去。
这百川书院外表看着就是青砖红瓦的围墙,没想进来之后,里面的环境却好似江南别院,步步生景。
穿过重重走廊之后,李明阳被带进了一个房间,只见一个穿着青衫,白玉冠束发的高挑男人,正好抬起头来,和李明阳对上了眼神。

大乾,李家坳。
“这世道,想念个书都这么困难?”
“唉——”
黄昏日落,田间地头都罩着一层金色的光晕,六岁的李明阳正立在田坎上,怔怔地盯着一派祥和的村庄,目光闪烁着几分与年纪不符的沧桑。
“狗娃子,阿爷喊你回家吃饭了。”
远处,比他年长几分的少年郎,稚气未脱的喊了一嗓子。
“说了多少次了,我有名字,叫我大名。”
李明阳耳根发烫,脸上浮现一抹羞恼。
虽然看着年纪尚小的他,身体里却住着一个四十多岁的灵魂,天天被几个毛孩子叫狗娃子,这算怎么个事?
是的!李明阳穿越了。
算到现在,不多不少正好六个年头。
前世的他沉浮半生,算不上有什么逆天的成就,但好歹也是一家混到了一家国企的高层,零零总总算下来一年怎么着也有个百万左右,,算得上半个人生赢家。
辛苦打拼了半辈子,还没来得及享福。
结果就是这么平平无奇的一天,出门就撞了“大运”。
“嘭”的一下,很快啊!
等李明阳再醒来的时候,他就穿越到了这个鸟不拉屎的古代村子,并且喜提“狗娃”这么个新开的小号。
对于这个名字,李明阳有诸多不满。
但他的堂哥李明忠却不这么认为,并且一脸蔫坏的叫着:“就不,就叫狗娃子,你就是狗娃子。”
行!你不仁,那就别怪我不义。
李明阳咬了咬牙:“知道了牛蛋,我这就回去吃饭。”
唰——
李明忠面膛微红,窘迫而又恼怒道:“不许喊我牛蛋,我和你不一样,我是学堂念过书的,以后就是读书人,现在不光有大名,以后还要取字的!”
说到最后,李明忠脸上透着几分沾沾自喜。
“就不!我就乐意叫你牛蛋,你读了书也是牛蛋。”
“住嘴,看我不揍你!”
十岁的李明忠,已然有了不小的个头,恼羞成怒地就伸手朝着李明阳抓来。
可李明阳哪有这么傻,说完后早就一溜烟朝着家里跑去。
“哎呦!”
跑的急了,刚进院门,李明阳就一头撞进了一个妇人的怀里。
“小兔崽子,你火烧屁股了?着急投胎去啊!”
“我这刚扯布料做的新衣裳,弄坏了老娘不扒了你的皮!”
看着王氏骂骂咧咧,李明阳只是瞥了一眼,随后便起身准备进屋。
对于自己这个二婶,他素来没有什么好印象,一个农家妇人,天天不帮着家里干活,净想着怎么梳妆打扮、搔首弄姿。
当然了,女子爱美没错,谁规定村里的妇人,就不准打扮了?
可关键问题是,老李家就两个儿子,二叔一家都不干活,那活不就落到老两口和他们家头上了吗?
“哎呦!撞了人不说什么也就罢了,见了二婶你招呼都不打一个,跟你爹一个德行,三巴掌打不出一个屁来。”
王氏揪着李明阳的耳朵,拉开架势就准备开骂。
可就在这时,灶屋内的张氏端着簸箕走了出来,李明阳见状一喜,如同看到救星般挣脱,直接扑进了妇人怀中。
“娘!”
张氏脸上满是宠溺的笑了笑。可看到王氏后,顿时脸一拉:“我说妹妹,你这么大人了怎么好意思跟个孩子置气?而且他爹再怎么不是,你也得喊一声大哥,当着孩子的面说话注意些。”
王氏气急败坏:“你......”
“你什么?不是你大哥和我们,你们一家子吃什么?老二念过书咋了,他是读书人,你还拿自己当官太太了?”
不同于家里旁人,张氏性格本就泼辣,十里八乡的吵架就没输过,又岂会惯着她。
王氏气得脸都绿了,指着张氏的鼻子你了个半天,也没你出个所以然来。
最终还是老刘氏从堂屋出来,这才黑着脸喊道:“行了!我老婆子一把年纪了都在干活,你们两个妇道人家,天天光知道斗嘴不觉得丢人,再骂下去今晚饭都别吃了。”
晚饭的时候,李明忠坐在对面,恶狠狠地瞪了李明阳一眼。
大哥李明堂是个老实巴交的闷葫芦,觉得都是自家弟弟没什么,但是二姐李七月就比较护短了,眼睛立马就瞪了回去。
“怎么了,妮子?”
老李头见状挑了挑眉,顺道夹了一筷子鸡蛋到李七月碗里。
听到阿爷询问,李明忠瞬间老实了。
毕竟谁不知道,作为全家唯一一个丫头,阿爷最疼的就是二姐。
不光懂事乖巧,会帮家里做活,而且聪明活泼,才十一岁的年纪,就已经开始帮忙打点家里的一切了,有了她帮衬家里,家里人下田的时候,都能省不少心。
“没什么。”
李七月当然说不出个什么,她只是觉得,不能让自己弟弟受了欺负。
说着话,顺道把鸡蛋又夹给了李明阳:“来,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,你多吃点。”
李明阳早就馋的口水直流了。
这烧的金黄喷香的鸡蛋,全家桌子上就这么一小碗,就连李明忠见了,都嫉妒的直咬牙,但偏偏又不好多说什么。
“老二呢?咋不见来吃饭?”
李宝成长年务农,皮肤黝黑粗糙,说话就跟办事一样沉稳干练。
“宝学去县城找几个同窗,说是要请教下学问,读书人的事情,咱们管那么干嘛。”老李头说着,将那一小碗鸡蛋全部盖了起来。
大家都心知肚明,这是给谁留的。
李明忠见状,顿时又眉飞色舞起来,等爹回来了,这些鸡蛋他不还是照样可以吃。
李明阳默不作声。
自打前些年,二叔考上了童生,家里的地位便水涨船高。
就连老两口,也将希望全部寄托在了二儿子身上,盼着哪天祖坟冒青烟,万一真供出个秀才来呢?
但李明阳对此却画了个问号。
考不考得上秀才他不知道,但他知道好几次去二叔的屋子,都看到了不干活的他躲在屋里偷懒,直到瞧见李明阳,这才装模作样拿起本书看了起来。
尤其是这几次去县城,每次回来都脚步虚浮、精神萎靡。
这怎么看着,也不像是去请教学问的。
但很快,他就没工夫去细想这些了,因为吃完饭后,就到了全家人最期待的节目。
让李明忠背书!
老李头招了招手,虽然他听不懂,但这并不妨碍他想知道,家里供这对父子念书到底有什么进展。
李明忠的笑容僵住,有些紧张地站起身来:“赵钱孙李、周吴郑王、冯陈楚卫......”
背着背着,他头上就冒了虚汗,“蒋......蒋沈韩......”
老李头脸色略微有些难看。
他这么安排,原本就是为了告诉老大一家,家里出钱供这斧子俩念书没错,你瞧这不是,我孙子又学新东西了。
但李明忠这个表现,就算是傻子,也看明白怎么回事了。
终于......
李明阳嗤笑一声:“蒋沈韩杨!”
话音落下。
屋内所有人都愣住了,齐刷刷朝着李明阳看了过来。

“狗娃子,你怎么会背?”
李七月一脸惊喜,直接喊了出来。
张氏也傻眼了,自己儿子会背书,她这个当娘的居然都不知道。
“不可能!你凭啥会背书,肯定是我背书的时候你偷听了!就是你偷听了!”李明忠了急眼了,这种时候李明阳出来抢风头,不是打他的脸吗?
李明阳是故意的,当然了!
念书的机会如此宝贵,他早就琢磨着要怎么争取了。
老天爷让他穿越。
他不考名功名,出人头地,难不成要种一辈子地?
开什么玩笑?
果不其然。
“闭嘴!你还有脸叫唤!”
老李头先是给了李明忠一巴掌,随后笑呵呵看向李明阳,“狗娃子,你咋会背你堂哥的书?你还能背多少,背给阿爷听听?”
李明阳等的就是这句话。
百家姓而已,不是张口就来?
“朱秦尤许,何吕施张,孔曹严华,金魏陶姜......”
背着背着,老李头的笑容收敛,渐渐严肃起来。
李明忠更是气的跳脚:“不对!你这背的肯定不对,后面的我都还没学会,你上哪学来的,肯定是胡说八道!”
反观张氏,早就笑的合不拢嘴了。
她没想到,自己儿子居然给了她这么大一个惊喜。
就连李宝成,那一向沉稳的脸上,都浮现了一抹震惊:“狗娃子,你啥时候学的这些?”
李明阳吸了吸鼻涕,一脸懵懂:“我路过村里学堂的时候,听到里面夫子背了几次,然后......”
“然后就学会了?不可能!”
王氏整个人近乎尖叫,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愤怒。
当初为了李明忠能念书,她几乎磨破了嘴皮子,要不是她男人在旁边劝说,家里怎么也不可能又多一个吃闲饭的。
但是现在,李明阳一个连学都没上过的人。
居然能背书,而且背的比她儿子更好,那后果会怎么样,已经可以预想了。
果不其然。
就见张氏嘴角上扬,讥讽笑道:“妹妹急什么?狗娃子会背,说明他才是那个读书的料。牛蛋去学堂念了两个月了,如今还不如狗娃子,我看干脆也别去了,让狗娃子去得了。”
王氏脸都绿了,这哪行啊?
要不是她男人儿子都是读书人,她在家里能有现在的地位?
现在不让她儿子读书,想也别想。
“大嫂!你这话就不对了,牛蛋会的可不止这些,他们读书人的事情,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?再说了,狗娃子既然记性这么好,他要是想学,就让牛蛋回来教他,总不能让咱们家再多供一个人念书吧?”
没错!听到这话,原本眼睛发亮的老刘氏,此刻也陷入了沉默。
而老李头从一开始,脸色就不太好看了。
家里已经没有精力再供一个人念书了。
李七月忿忿不平:“爷爷,你偏心!凭什么牛蛋可以念书,我弟弟就不行?大家都看见了,明明狗娃子更聪明......”
到底是童言无忌。
老两口偏心二儿子一家,几乎所有人都看出来,但偏偏没人敢点破。
但李七月就敢开口,捅破这层窗户纸。
老李头额角青筋蹦的老高:“念书,念书!都想着去念书,我看家里活也别干了,赶明让老大和屁娃子也去,咱们一家人都去喝西北风算了!”
啪——
老李头拍着桌子,指着大儿子和李明堂怒道。
大家都看出来了,老爷子这是拉不下脸了,毕竟二儿子读了这么多年书,到现在也只是个童生,他加注到了二孙子身上,又是这种结果。
好好一顿饭,最终不欢而散。
晚上的时候,张氏摸着李明阳的脸蛋,满眼都是愧疚:“儿子,都怪娘和你爹没本事,不能帮你争取到念书的机会。”
“娘!没关系的,你和爹已经够辛苦了,家里供二叔还有二哥念书也已经是极限了,我还小以后有的是机会。”听到儿子暖心窝子的话,张氏险些没掉下眼泪。
机会?傻孩子,咱们家哪还有什么机会啊!
亏得老李头是个开明人,不然的话寻常农户,又有几个能舍得供读书人的?
“乖儿子,娘明天去县城置办东西,到时候带你一起去玩。”
“嗯嗯,谢谢娘!”
李明阳发自内心的笑了。
今天只是个铺垫,他只是想告诉家里人,他也可以念书,而且念得比二哥更好。
但关键问题其实还是没解决。
说到底,还是因为一个钱字。
当然,李明阳这些年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。
他早在很久之前,就去附近的山头上转过了,什么药材、果子,但凡是有用的东西,早就被人搜刮走了,古代人是穷,但不是傻子,值钱的东西会给别人留着?
至于他肚子里那些赚钱大计,几乎都是需要本钱的。
他之前当着全家的人面提过几次后,紧跟着家里就来了先生,一家人按着他给他灌了一碗符水。
六岁的孩子知道这么多?保准是中邪了!
李明阳隐忍至今,不是因为他不想,而是因为真的办不到。
年纪太小了,压根没人信。
所以要想解决问题,不能做加法,就只能做减法了。
这也是为什么,他今天要冒着被灌符水的风险,依旧要出风头的原因。
那父子俩,总要有一个让出位置,他才能顶上去。
第二天晌午。
张氏收拾完后,李明阳就已经迫不及待地等着了。
他们去的早,但没成想有人比他们更早,那就是二叔李宝学。
“唉!也不知道老二这次去能不能把事情办好。”
老李头下田的时候叹了口气。
作为一家之主,就算他再偏心,也不能太明显。
尤其经过昨天,他知道自己再不做点什么,这个家肯定要闹大问题,所以他很早之前,就安排老二给大孙子李明堂找个县城酒楼学徒的活,也算是个出路了。
但前前后后,老二从家里拿了不少银子。
前天说是要打点,昨天说是要送礼,今天又说是要请客......
这不,又拿了二两银子的他,一大早就去县城了。
二两银子,老李家一个月加起来,也用不了这么多。
但为了堵住老大家的嘴,他又能怎么办呢?
“待会你想吃什么,尽管给娘说,娘今天都给你买。”
到了县城后,张氏为了弥补儿子,一脸心疼地叮嘱着。
但此刻的李明阳,却根本听不进去,因为他目光看着不远处的春香园,几个花枝招展、衣着暴露的姑娘,正招呼着一个脚步虚浮的儒衫男子进门。
“呦!这位爷,今儿个又来捧怡娘的场来了?”
“快里面请!”
虽然心里早有预料,但亲眼撞见这一幕的李明阳,还是不免愣了愣。
因为那人,正是自己的二叔,李宝学。
李明阳嘴角微微上扬。
因为他知道,自己的机会,终于来了。
于是赶紧扯了扯张氏的袖子:“娘!那个地方是干什么的,我想进去玩。”

林郑两家对街做生意,两家小公子也不知道是从哪天结仇的,愣是互相推搡着出门来的。
等他们两个出门时,李明阳和石青早已跟在门房身后走出好一截路了,二人也顾不得彼此的那点恩怨,加快脚步赶紧追上。
四人来的不早不晚,进门时食堂已有两三人,四人进门后,又有人跟上来了。
李明阳和石青并排坐下。
食堂的饭不错。
至少对李明阳来说是这样。
一荤一素,营养搭配,这是他在家里觉得吃不着的。
所谓食不言,寝不语。
刚进学堂总得守点规矩。
李明阳夹起一筷子肉塞进嘴里,顿时唇齿留香,满脸都写满了幸福。
以前他在公司九九六,为了签单被迫应酬,大鱼大肉搬上桌的时候,他还真没想过自己也会过上吃不起肉的穷日子。
李家老大性子憨厚,这些年为了供二房读书,愣是将手里所有的银钱都给上去了。
供的自己三个孩子一个比一个瘦,供的李明阳都快记不起肉味儿了。
倒是那些过惯了好日子的,看着碗里的饭菜直发愁。
“我还真有点想我家的熏鸡了......”
“还有东街的桂花糕。”
别看这一屋子刚进门时个个跟小大人似的,但最年长的也不过十岁,终究还带着些孩子性。
有人开口就有人附和,虽不是吵吵闹闹,但也让食堂热闹了起来,早就将食不言寝不语这种教诲丢到九霄云外去了。
不过他们是他们。
李明阳可不想被带跑偏。
当他闷声将碗里饭菜全吃干时,一抬眼正瞧见对桌穿着绿色长袍的小公子。
明明两旁的孩童都已经从大鱼大肉聊到了自家商队,也愣是没让他分心半点。
筷子拿的端正,在盘里一夹,嘴才张了一半就将饭菜吃进去了。
饭堂礼仪学的不错,更有些定力。
真不愧是官员之子。
“嘿,李明阳你看啥呢!”
一只小手忽然在他眼前晃了晃,林英杰顺着目光看去,瞧见那位后立刻压低嗓音。
“我爹说他爹难惹的很,好像是为官的,还是别惹他。”
先前在外排队的时候,李明阳就瞧见了,可大家同在一个私塾读书,他爹手再长也不能伸到这里。
李明阳干脆收拾了碗筷,几步上前。
“你好,我叫李明阳,你......”
话还没说完呢,对面已经吃好了几下,将碗筷收拾利落,随后转身出门了。
林英杰见李明阳吃了憋,撇撇嘴,“我早说什么来着?”
李明阳也将伸出的手收回,“无妨,同窗一场,总有知道他名字的时候。”
不过,这人确实有些脾气。
看来不是个好相处的。
下午的课未时中才开始,但入学第一日又有几个敢踩着进门的最后几分进来?
才未时初,二十个孩子就全到了。
楚鹤迁正站在门外一块石板前,眼看有孩子到了,只抬眼朝几人身上一扫,一句话也没说,到手握着石笔,在石板上一划动就是一个字。
这个时代可没有黑板,村子里差一点的私塾教书写字还在用沙盘,上了年纪的夫子有时老眼昏花,沙盘上的字写完看着也不真切。
光是在识字这,李明阳和李明忠就算彻底拉开差距了。
李明阳心中更是得意。
这银子花的值!
弟子入门,书院一般是选三字经为启蒙,不仅要教会识写字,还顺带教诲弟子些大道理。
眼下夫子还没进门,屋内的孩子纷纷将各自的文房四宝拿出。
这书院内没几个是穷人家的,摆上桌的大多是上等品。甚至有几个拿出的都能算是珍品。
石青条件与李明阳差不多,但猎户一年到头,减免的税比农民少些,又没有拖油瓶要养,好歹还是拿出一套来。
李明阳倒不在乎那些,纸墨笔都是挑了省钱买的,等他捧出一个陶碗放在桌上时明显听见屋内隐隐传来嗔笑。
李明阳就当没听见。
反正有个用的不就得了?
李明阳才刚将东西放好,就有一只胖乎乎的小手将陶碗抢了去,左看看又看看,十分新鲜。
看打扮,这也是个商贾之子,虽然不认识,但从对方的穿衣打扮上也知道他家条件不错
“这是我的。”李明阳站起身。
他不想入学第一天就和人发生争执,也不想和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计较,只想将东西拿回。
谁知对方却不肯放开,看了看陶碗,又瞧瞧李明阳那最多算是洗的干净的粗布麻衣。
马学才噗嗤一笑,倒是没直接点破,“陶碗我见过无数,用来当砚台的还是第一次。你真是自己考试进来的?”
言语中满是讥讽的味道,似乎在说,穷人家的孩子是没什么见识的,也能上的好学么?
这才几岁就这么物质,小小年纪看不起人?
李明阳眸子一冷。
本来不想高调,现在看来是得给他一点小小的震撼才行!
此时,门房将石板送了进来。
楚鹤迁将字写完,恰好是未时中。
马学才赶紧放下了陶碗,回到自己的位置上,只是看着李明阳的眼神里仍带着一丝轻蔑。
夫子将石笔放在一边,在一众学子的行礼下开始了下午的课程。
这才是真正要学写字了。
楚鹤迁站在最前面,拿出一根狼毫毛笔,先从握笔姿势教起,又教了坐姿站姿的不同。
这个年代写字都用毛笔,手部分悬臂、悬腕、枕腕,由难到简。
刚来学堂的前一个月就是消除学生资质差距的,楚鹤迁教的很细,李明阳学的也格外认真。
学生们低头临摹时,楚鹤迁就背着手的从前往后走,一一指点。
李明阳学的不错,人到中年总是少不了要学些养心智的东西。
也曾在闲暇之时请可一位不错的老师指点。
至于李明阳摆在桌面上的那只陶碗,楚鹤迁视若无睹,继续去看其他弟子了。
三字经对李明阳而言再简单不过,当然不需要费尽心思去背。
他拿着最差的笔,在陶碗中沾了墨,在纸上落下一笔一划。
横平竖直,笔锋有力。
夫子经过身边时,目光一下被李明阳的字吸引。
楚鹤迁眉头微蹙:“你的字......”

看着这书童的态度,李宝成夫妻极为惊喜。
楚夫子真是大善人,这书童如此殷勤,笔墨纸砚应该不会卖的太贵吧?
“瞧瞧,这边是纸张,分别是麻纸、竹纸、硬纸、绢纸、宣纸,一刀五十张,分别是一百文、一百五十文、四百文、两千五百文、三千文。”
“前两者平价,硬纸通常是用作礼品纸盒等包装的,后面的绢纸和宣纸,适合书法作画,这位学子既是初入学,推荐前面两者。”
书童指着面前的架子,一一介绍。
他看得出来李明阳家境不富裕,但也没有拜高踩低,笑着说道。
听着这个价格,李宝成和张氏暗暗吸气。
前面的麻纸和竹纸还能接受,后面三样实在无法接受,这也太贵了吧!
李明阳乖巧地说道:“爹,娘,我用麻纸就好了。”
在他看来,没必要花那个冤枉钱去要好的。
他也不会去和别人攀比,哪怕到时候入学了,别人都是用宣纸,他用麻纸,他也不会有自卑心理。
看着儿子这么乖巧,张氏摸了摸兜里的银子,咬了咬牙。
“既然有价格之分,肯定是品质不一样,麻纸和竹纸一样来半刀,看哪个你写的更舒服,以后就给你买哪个!”
李宝成点头赞同,“对,给不起你最好的,但只要你努力,倒数第二还是给得起的。”
书童看着这一家,笑着道:“几位感情真好,的确可以分着买,看看孩子书写的手感再定夺。”
他看向李明阳的眼神有些奇异,以往的小孩儿都想要贵的,李明阳却如此乖巧,当真是贴心。
而且还能够通过楚夫子的考验,以后说不定有出息。
这小孩儿,值得结交。
麻纸和竹纸各来了二十五张,一百二十五文没有了,接下来看笔。
“这是苇管笔,用芦苇管子所做,用的兔毛,十文钱一支,便宜,但不怎么耐用。”
“这是缠纸法鸡距笔,笔管是竹管,笔头精选秋天野兔脊背上的紫豪所做,笔锋粗短好写,吸墨量少,耐用,三十文一支。”
书童作着详细介绍,“至于诸葛笔、牛毛笔、檀木笔、鼠须笔等等,一支的价格就已经超过了百文,三位可要细看?”
李明阳摇了摇头,仰头笑道:“谢谢哥哥,后面的笔就不用说了。”
“爹,娘,我想要买两支苇管笔,以作备用和替换。”
见儿子这般乖巧,李宝成两人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但纸已经占了大头,笔也不好再多花钱。
再是墨条,成年人中指那么大,最便宜的十文钱一条。
贵的松烟墨,油烟墨,漆烟墨,彩色墨药墨等等,价格超百文。
李明阳面不改色的要了两条最便宜的墨。
至于砚台,他摇摇头,对着正要介绍的书童说道:“哥哥,砚台就不必介绍了,我不买。”
书童奇怪道:“不要砚台?那你怎么磨墨?”
李明阳笑了笑,懂事的说道:“家里有陶碗,可以当做砚台!”
笔墨纸就已经花了一百六十五文,这砚台哪怕是最便宜的青石砚,也在二十文以上。
可是陶碗一打十个,才八文钱呢!
既然有替代品,那就没必要花这个冤枉钱。
笔墨纸不好在短时间内找到替代品,只能买,这没办法。
书童不禁震惊了,弯腰问道:“可是,如果你用碗当砚台,你的同窗肯定会嘲笑你的,到时候你不会难过自卑吗?”
李明阳摇摇头,平静道:“我能读书,就已经超过很多人了,有钱人用好的,我没那么多钱,就用碗。”
“等我以后有钱了,再换上好的砚台就是了,为什么要自卑呢?”
听到他的反问,书童震撼不已。
“你,你就这么肯定你以后会有钱?”
李明阳微笑着道:“我相信自己,哪怕是为了家人,我也要努力读书,出人头地!”
书童看着他,虽然是居高临下,但却有一种对方和他平视,甚至比他还要高大的感觉。
他喃喃道:“好小子,人穷志不短啊!”
李宝成和张氏眼眶一酸,要不是家里穷,狗娃怎么会如此懂事!
店里其他听到这对话的人,看向李明阳的目光也异彩连连。
“好小子,哪怕穷也有志气,心态昂扬,心性豁达,就连我等成年人都不及呀!”
几个书生长吁短叹,看向李明阳的目光带着欣赏之色。
就连站在柜台后的掌柜也走了出来。
“好孩子,你有如此心胸,又是楚夫子的学子,这块牌子给你,以后但凡你来红云书斋买笔墨纸砚和书籍,都是九折。”
这掌柜身宽体胖,表情温和,看向李明阳的眼里带着欣赏,递过来一块精致的木牌。
“叔叔,这......”
李明阳露出腼腆的表情。
李宝成和张氏疯狂心动,但这是掌柜的给自己儿子的,看他收不收吧。
掌柜的直接塞进李明阳手里,笑着道:“别客气,我很欣赏你,笔墨纸砚是消耗品,以后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!”
李明阳双手接过,半弯腰作揖,感谢道:“那小子就收下了,多谢掌柜叔叔!”
掌柜的笑道:“不客气,以后常来书斋就好。”
“对了,你是今年新入学的学子,一般头一年,夫子都会教百家姓、千字文、三字经、弟子规、笠翁对韵等等。”
“至于论语,你们夫子会在拜师礼过后,作为回礼发给你们学子,可以不必买,我这里有前几者的合集,才卖五十文一本,要否?”
这些书内容都少,一本才薄薄的不到半厘米。
这个价格,李明阳敢肯定不贵,连忙露出八颗牙齿,萌萌哒地说道:“要的,谢谢叔叔!”
这个九折的木牌立刻就派上用处了,原价二百一十五文,最后只要了一百九十七文钱。
带着一个大包裹出来,却总共只花了不到两百文,李宝成和张氏很是激动。
“儿啊,你真是聪明又懂事!”
摸着儿子的脑袋,张氏满是自豪。
“今天可省了好多钱,咱们买一些肉回去,好好吃一顿,给你补一补!”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