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鲁元霜苏凌萱的女频言情小说《穿成被人嫌的继女,开局就在河里后续》,由网络作家“凉风有心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回到小杨村,三人就不作交谈了,路过村民房屋时也放轻了脚步,朝村尾去。老常家院子外头的竹林边上,站着一个男子。常小五见着这人,激动地飞奔过去,“三哥!!你回来啦……”原是常小五的亲哥,二房的大儿子常梓轩。常老四走在身后,语气颇为欣慰,“小三这孩子懂事。”顿了一瞬,又嘀咕,“你二伯家的孩子比你大伯三伯家几个都懂事。”常欢乍一听“小三”俩字,想笑。但她忍住了。只是意外,便宜爹心里是清楚这个家里每个人的品行的,不是全然的憨批。她看着常小五飞奔的方向,轻声问:“若是……阿奶昨晚执意要拿我去换那十两彩礼,您最后会同意吗?”华夏人把孝道二字刻进了他们的DNA里,皇帝都崇尚以孝治国。虽然这里是异时空的天齐朝,但万物不离其宗,在这方面,大抵也是差不离...
《穿成被人嫌的继女,开局就在河里后续》精彩片段
回到小杨村,三人就不作交谈了,路过村民房屋时也放轻了脚步,朝村尾去。
老常家院子外头的竹林边上,站着一个男子。
常小五见着这人,激动地飞奔过去,“三哥!!你回来啦……”
原是常小五的亲哥,二房的大儿子常梓轩。
常老四走在身后,语气颇为欣慰,“小三这孩子懂事。”顿了一瞬,又嘀咕,“你二伯家的孩子比你大伯三伯家几个都懂事。”
常欢乍一听“小三”俩字,想笑。
但她忍住了。
只是意外,便宜爹心里是清楚这个家里每个人的品行的,不是全然的憨批。
她看着常小五飞奔的方向,轻声问:“若是……阿奶昨晚执意要拿我去换那十两彩礼,您最后会同意吗?”
华夏人把孝道二字刻进了他们的DNA里,皇帝都崇尚以孝治国。
虽然这里是异时空的天齐朝,但万物不离其宗,在这方面,大抵也是差不离的。
父母长辈在家中的地位很高,作为儿孙不会轻易去忤逆长辈。
如果老太太坚持要把常欢嫁给老太太娘家族兄的儿子,原则上来说,常欢要摆脱也是困难。
除非她不姓常,不是常家人。
虽然吴氏和常老四不同意,但若老太太一哭二闹三上吊,威逼利诱之下,常欢也不确定,品性看起来正直的常老四最终会不会向他老母亲妥协。
如果不妥协,母子关系必然也会就此恶化。
常老四被这么一问,怔住了,也难住了。
他是个实在人,跟吴氏结合也是抱着好好过日子的目的去的,对继女,他也跟吴氏保证过,会当自个儿姑娘对待。
日后他和吴氏不管生了几个儿女,常欢也是他四房的长女,以后他四房的姑娘出嫁,嫁妆不论多少,一视同仁,绝不偏袒。
但要是牵扯上长辈,就反而不好说了。
常老四一张嘴张张合合,也吐不出一个字来。
老太太要是执意要干点什么,他作为儿子,还真不好硬杠。
他薅了薅头发,不知道是要说豁出去这条老命都要阻止,还是沉默不答合适。
夜风微凉。
常欢心底也微微有些凉意。
也是,你哪来的底气,让人家为了你一个继女,去忤逆老母亲,做个被人戳脊梁骨的不孝子?
“欢姐儿……”
就在常欢自嘲的当口,常老四叫住她。
他挠着后脑勺,瞟了一眼常小五兄弟俩的方向,才低声道:“这事儿都过去了,爹跟你说几句,你自个儿知道就好。”
“爹方才想了下,如果你阿奶那儿真的没法说通,那爹大致会想着分家单过,这样,你阿奶就算想插手咱们四房的事情,也不敢这么强硬,毕竟,你爹我才是四房的一家之主了。”
“但这样的话,爹也会被人视作不孝不顺之人,日后,会连累你和你弟弟妹妹的名声。”
这一番话,来得始料未及,常欢有些愣怔。
老太太那样的老虔婆,生得出常老四这样实诚良善的人。
这是基因突生异变了吧?
“不怕老太太伤心?”毕竟是个孝子。
常老四手一挥,“你阿奶子孙满堂,多的是能讨她欢心的。”
常欢硬是从这寻常的话语中,听出了些许落寞。
她微微垂首,“有您这番话,常欢心里也有底了。”
常老四咧着嘴笑,“这事不都过去了嘛,咱也用不着担心这些个事了,往前该怎么过,还怎么过,我和你娘定会给你找门好亲事,让你……”
不过他是个好哥哥,不跟弟弟争一时长短。
嘴里的肉的确也不能说不好吃。
二房父子说着家里家外的事,三房那里的柳氏已经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了。
常小三把老常头从外头接回来,送到正房就退出来了。
跟着退出来的,还有又被老太太挥手赶出来的柳氏。
柳氏回到自个屋里就跺脚气上了,“这个死老太婆,要人伺候的时候就想着老娘了,有好东西的时候,一丁点儿都不舍得从指缝里漏出来。”
“这一家子,谁伺候她的时候多?连你那见天被喊着心肝肉宝贝的老姑,人家都没伺候过她两下子!老娘真是上赶着找罪受……”
常欣坐在坑上梳着头,听柳氏牢骚完才偷偷撇了嘴,她娘忘了她爹是怎么败家的了。
老太太已经对二房够宽待了。
她娘也就是自个儿手上没捞着好,得不着实惠罢了。
好处都在她爹那儿,只是可惜,她爹也是个不靠谱的,那双漏财的手,攒不住钱财。
常欣打从知事起,就有自己的小心思,她爹靠不住,她娘是个小肚鸡肠的,兄长比她爹也好不到哪里去,只是幸好不赌罢了。
她二房几口人,竟都找不出一个能让她依靠的。
她十六了……
常欣抿唇看着铜镜中不大清晰的姑娘面孔。
这具原本不争气的身子,近几年也养得差不多了。
她该有个好去处的。
想着老太太白日里和老姑常宝儿偷着说起的话,常欣陷入了沉思,连她娘柳氏后面还说了什么也没注意。
正房里,老太太也正和老常头说着事。
常宝儿在一边吃肉,一张肖似她亲娘的脸没什么表情,但她耳朵竖着,听得仔细。
“要不就托人打听打听?梁媒婆说,那人是猎户,家里祖祖辈辈都是以打猎为生,日后,我们宝儿也不愁没肉吃了。”
“……家里的独子,前头刚过了孝期,家中爹娘都去了的,我们宝儿嫁过去也不用受婆婆磋磨,自己就能掌家。”
饱了口福的老常头靠在炕上眯眼听着,“这……家中这么冷清?爹娘没有,兄弟姐妹也没有一个?那遇事能有人帮衬一二?”
老太太白他一眼,“你老常家吃饭的嘴倒是多,能顶事的有几个?遇着事了,还不是得靠卖田卖地?”
“人家那一个顶你仨儿。”
这话没一个字是老常头爱听的。
虽慑于老太太的泼辣闹腾劲,但也尽量表达自己的不满,“说什么浑话,有你这么看轻自家孩子的亲娘?”
“哼!”
老太太也不想认。
可遇到事了,才见真章。
非但如此,几个儿子还一个个都是讨债鬼,尽都往她跟前要银钱。
她老常家真就难到了这地步了?
除了有几亩田地的收成能勉强糊口度日,底子真就太薄弱。
她平复了一下郁闷的心情,“真有事,或宝儿受欺负了,她不是还有娘家四个兄弟?还能怕了他去?”
老常头偏了偏身子,嘀咕道:“方才是谁嫌弃儿子不顶用的?”
“……死老头子,我跟你说事呢!”
“说,你说你说。”
“梁媒婆还说,他家愿出二十两的彩礼……”
“ ……盖了三间青砖瓦房。”
一顿如数家珍,把原本心无波澜的常宝儿,也听得脸颊有了几分泛红。
***
夜里各房七嘴八舌地,各有谈资。也有人喝得烂醉,三更半夜才被儿子搀着回来,回了屋里就被女人捏着大腿软肉掐。
“老婆子,这东西吃着确实不费牙……”
常山砸巴着嘴,指着笸箩,对常大丫道:“待会儿拿些到西屋去,给你娘尝尝。”
常大丫点头应是。
常山对着小姑娘说话不比和常小五逗趣,声音软和多了,“欢姐儿得闲常来找大丫玩,她娘身子不好,这些年得亏大丫忙里忙外,还要伺候我们两个老东西,都没功夫找其他小姑娘玩了。”
常大丫微垂着头,“阿爷,您不要说这些话。”
吴氏轻轻拍了拍孙女的手背,“你阿爷又没说错话。”
常欢看着祖孙三人,无不唏嘘。
老常家住着破旧的房屋,但老常头这房人丁兴旺,院子里成天就是叮叮咣咣或者斥骂声不断。
而常山这房,余氏怀着儿子时,下地干活不慎摔到水沟里去,孩子早产,也伤了母体,之后就再不能生育了。
早产儿不比足月生产的孩子,体弱难养。
两口子小心翼翼好吃好喝地养着,总算把孩子平安带大了。
后面给成了家,生了长女常大丫。
好景不长,常大丫十岁左右,常山老两口就白发人送黑发人,失去了儿子。
一场突如其来的风寒,夺走了年轻的生命。
而那会儿常大丫的亲娘小余氏已经有了七个月的身孕,乍一听丈夫没了的消息,仿若晴天霹雳般,气急攻心晕了过去。
如果不是常大丫在她耳边一直哭着喊娘,被哭醒了,产婆说,怕是母子都得一并去了。
常山老两口一夜之间白了头,痛失亲儿,还有娇弱的早产儿要看顾。
养过十几年早产儿的经历,让常山两口子心里绝望至极。
更何况,家里还有一个小孙女和卧床的儿媳。
能怎么办?
孙子孙女能不顾?
儿媳也是孝顺的,能不要?
眼前的两个老人,看起来比老常家那老两口要老态许多。
但是历尽沧桑后的平静,更容易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。
过往不纠,如今的日子也算好过起来了。
他们九岁的孙子在小余氏娘家村里的学堂上学,身体也壮壮的,没出现孩子亲爹天生体弱的缺陷。
单单这点,已经让常山一家欣喜不已。
还有什么能比身康体健更令他们开怀?
每逢初一十五,都是要吃斋念佛,保佑两个孩子平安顺遂的。
常欢是有这些记忆的,常山这一房的情况,原主也是清楚的。
常大丫没别的手帕交,她从十岁开始,就慢慢担起了家中不少的活计,没有多少自己的时间。
但是,她和常欢走得近。
甚至记忆里最熟悉的场景都是常大丫在逗原主。
原主性格太沉闷,每次大丫都要使出浑身解数去逗她说话。
常欢看着常大丫低垂的发顶,嘴里不由自主地应着常山,“好的,大爷爷,我得空了还和大丫姐姐一起上山打猪草。”
她回过神,趁机道明来意,“其实这会儿过来扰您二位清静,是想找大爷爷买点东西。”
“哦……是什么呀?”
“粮食。”
“粮……什么?”常山从炕上坐直身子,瞪大了眼。
“欢姐儿你买什么粮食?是常林他屋里头没得吃了?还是他不给你饭吃?谁起的幺蛾子?是那老婆子还是谁?”
常欢有点懵:“不是……”
“不是?我看就是!常林这老东西,是越来越不像话了!”
“儿子儿子管不好,孙子孙子不管好,现在还克扣孙女的口粮……”
他气冲冲下了炕,抄起炕桌上的烟杆:“欢姐儿,你等着大爷爷给你出气去,我……”
反观窝在山脚下小杨村一亩三分地的其他人,只能勒紧裤腰带,顺从老太太的意愿,供着府城那一家子。
他三房只有小四这一个儿子,现在是连学堂的门朝哪儿开的,都不知道!
柳氏也没避着隔间的常欣,跟常老三嘀咕着从别处听来的另一件事。
没几下,常老三就在塌上坐直了身子,一脸的难以置信。
“媳妇儿,你说的是真的?我大哥他……”
“哼哼,你不知道吧?也难怪,府城离这儿远着呢,他们一家子瞒着家里做出什么事来,咱躲在这旮旯角落,也不能知道啊。”
常老三扯着嘴角,“那你是怎么知道的?”
柳氏斜了他一眼,“我娘家村里有个后生,是四里八乡走街串巷的货郎,家中殷实着,常到府城那头去跑,顺便进货。
前一阵路过小杨村,我托他下次到府城时,帮咱们欣姐儿带些好的丝线……”
“前几日那货郎从府城拿货回来,再给我捎丝线过来时,跟我说起的这么个事儿。”
“听说那家绣坊的一条手帕就能卖上一两银子,大嫂一出手就拿了两条!”
“那货郎还两次路过大哥那处小院,大嫂还跟他买过针头线脑的。他说他认得你那二侄子,言语间也听出是咱老常家的。”
“邻里跟他买东西时随口与那货郎说了,那处院子前两年就已经被你大哥买下了……”
“货郎在我娘家村里,遇着了得喊我一声堂姑。他是随意与我侃几句,说咱家在府城有了房子,真是了不得了,那处小院虽说小了些,可离着大街不远,没个百两银子下不来。他却不晓得,咱们家里对这事一无所知。”
“大哥一家也忒不厚道,心眼子多得跟那糠筛子似的,府城的院子都买上了,竟然还老跟家里哭穷,叫老太太往外补贴银子……”
“咱们可还天天吃糠喝稀的呢,一家子死没良心的……”
“孩他爹,你说,爹娘他们是不是知道的?跟咱这里瞒着?要不,那处院子大哥他们自己能盘得下来?”
柳氏越说,眼睛越冒起青光来,仿佛府城买院子的人是她一般。
一旁的常老三却听得脸色阴郁。
“呵,爹娘知不知道还另说,大哥买了院子的事,我看八九不离十。”
“逢年过节也只回来住个三五天就往府城那头赶,这要换我在府城有个院子,我也不愿回这破地方待着啊……”
柳氏咬牙。
谁说不是呢。
他们一家在西厢这间屋里挤了好些年了,现在孩子都大了,儿子也要说亲的年纪了,到时候他们两口子是不是得给儿子儿媳腾地儿了?
柳氏想着,心里就过不去。
她可没忘记,二房的小三,明年就要迎新人进门了,老太太到现在还没松口给人安排新人婚房的。
到时候轮到她儿子小四说亲了,是不是也会这样没着没落?
常欣在隔间垂头打着络子,光明正大听着爹娘的议论,她细白的手指抚着络子上的流苏,眼里满是不服。
***
月黑风高,老常家的院外有个翻墙的身影。
那身影借着墙外的垫脚石翻过院子,差点摔趴下去。
接着又是猫着身子垫着脚,往西厢房去。
柳氏睡得迷迷糊糊,听着不大明显的敲门声时,以为自己听错了,等开了门,看见一头栽进来的儿子,才吓一跳,差点惊叫出声。
塌上的常老三已经打着呼噜睡死过去。
但是那碗肉也被收起来了。
半勺猪油,小把盐巴,换一大碗实实在在的肉,老太太还是知道这算盘怎么划拉才是划算的。
毕竟老两口也是许久没舍得割肉吃了。
屋里还有个老闺女要宠。
这边开始喝粥吃肉,油灯吹灭了,就着灶火的亮光,几人吃了美美的一顿。
常小三先前出去,据说要去他大爷爷家接老常头回来。
常欢留了一碗出来,让陈氏晚点带回屋给常老二父子俩尝尝。
常老四把粥唏哩呼噜几口喝完,又吃了半碗板栗兔肉,留着半碗就不动了。
常欢心下明了。
他没把吴氏一起叫来,怕常欢拧起来,连饭都不想吃。
这母女俩这几天眼看着又别扭上了。
但是双胞胎他日常还是宠着的。
五岁的孩子,也馋肉。
常欢无意为难他,还给多扒了几块肉进他碗。
常老四就憨憨笑着回屋去了。
陈氏吃了几块就不舍得再吃,只让几个孩子多吃点。
能吃肉的机会不多,就可着孩子来。
倒是她对板栗这样食物的口感很是惊艳。
“这叫板栗的,吃着还怪好,放粥里头煮,能比野菜粥好吃多了吧,粉粉糯糯,吃完了舌头都甜丝丝的。”
常欢点头,“二伯母明早煮粥,往里头放点板栗吧。”
陈氏点头应好。
反正板栗现在堆在柴房里,还是一堆扎人的刺球,老太太没能收拾起来,先吃它几顿再说。
几人吃完晚饭,陈氏和常云又揽了碗筷洗,让常欢洗漱一下,早点去休息。
常小五早就摸着吃得滚圆的小肚子回二房屋里炕上躺着了。
今天走了那么多的路,明天一早还要上山去收另一棵板栗,那收回来的可是自己的。
常欢也不跟陈氏母女俩抢碗筷洗了。
提了木桶打了热水兑温,进了柴房隔出的一小间浴房里,摸黑给自己随便擦洗一通,又凭着手上的感觉给自己穿上今天晒干的衣裳。
好在回屋一看,没穿错。
这坑爹的古代,灯油费钱,农户人家里,一旦入夜,想干点什么事,伸手不见五指,都两眼一抹黑。
糊着纸的窗户依稀透进来些许月光,待久了,也刚好是眼睛能适应的光线,虽然也看不清屋里的实物。
常欢躺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,两只手平放在胸口。
那里有个装着她全副身家——三两银的荷包。
她计划等这两天忙好板栗的事,她就找时机去一趟镇上。
有条件买个小炉子和一只小铁锅回来,时不时能在屋里打打牙祭。
至于院里这帮人怎么想,要怎么作妖,都由着他们去。
***
常欢吃完洗洗就躺平去了。
其他屋里可还热闹着。
二房屋里坑头上,常小三正陪着自爹吃着兔肉。
兔肉入口软嫩、板栗嚼着清甜,常小三不由问了起来。
常老二是吃着再好吃的,也说不出一句赞美的人。
但他有问必答就是。
“欢姐儿在山上发现的,你都吃了肉了,明天起早些,帮着欢姐儿去山上收板栗。”
常小三听着话里有异,接着打听。
结果常老二和常小五一人一句,把事说了。
常小三低头思索了一番,迟疑地抬头:“陆园……”
他又吃了一口兔肉,“她厨艺很好?”
常小五反驳他哥,“四姐厨艺难道不好?三哥,你吃着四姐做的兔肉,说着这个话,良心不痛吗?多好吃的肉啊!”
常小三:“ …… ”他家小五已经被一顿肉迷住眼了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