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件事情的真假有一个十分怪异却又真实无比的判断标准。
当这个事情十分完美的时候,那么这个问题一定是假的、而且是人为编造出来的;而这个事情在某些方向出现了一些公认的问题的时候,则这个问题大概率是真的。
为什么?
因为在某种方面来讲,人如果编造故事,绝大部分的人都会下意识的将一个“逻辑”编造完善。
而现实往往是不讲究逻辑的。
就好比是杀人现场的嫌疑犯当中,拥有不在场证明最为齐全的那个人大概率就是凶手一样——一件临时突然出现的事情,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证据?
想着想着,朱允熥的脸上忽而划过一抹怪异的神色,他咧开嘴,整个人都有些许不可思议的说道:“不会.....不会那么离谱吧?”
朱允熥的声音中带着哑然:“难道....老爷子是假死?”
他眯着眼睛:“若是假死的话,倒也是符合历史中情景的,老爷子在历史的记载中,在洪武二十五年悍然对蓝玉等人动手,然后扶持朱允炆。”
“若不是因为看出来了什么,怎么可能突然之间对蓝玉动手?”
想通了这一点的朱允熥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,他撇了撇嘴,想起来这几日的伤心难过来了:“哼哼,就看你老朱能忍到什么时候!”
.... .....
北平城 燕王府
朱棣看着面前的绣衣使者传达完朱允熥的“旨意”,他脸上不由自主的露出一抹苦笑的神色:“道衍法师,如今....京都那位又是想做什么?”
姚广孝低着头神色微怔:“王爷,您....还是做好最坏的打算吧。”
“若我是琼王殿下,恐怕我一定会在这一次的葬礼上动手,至少也是要想个办法将你困在京都,让你不能够回来。”
“这种情况.....才是对琼王殿下最有利的。”
朱棣沉默良久,最后无奈的吐了口气说道:“也罢。”
“陛下都这么说了,并且让绣衣使者给我传递了口信,那但凡我不去,陛下也会刹那之间明了本王的野心。”
他不屑的说道:“而且最关键的是,绣衣使者能够当王府无人,直接来去自如,那么咱们的谋划,这位陛下知道多少,恐怕还是一个未知数啊。”
姚广孝并不着急:“那此次王爷要带着什么人过去?”
朱棣摸了摸下巴,脸上带着纠结和犹豫:“几个孩子都带过去吧,免得时候人有的人死了,有的人还活着,大家又争起来这个位置了。”
他长长的舒了口气:“法师,你跟我去京都,还是留在北平?”
姚广孝神色没有丝毫变化:“王爷要去京都,那某便跟着一起去京都就是了。”
“不过,我有一种预感.....”
姚广孝眼眸中闪过些许的光亮:“或许这一次,王爷可以安然无恙的回来——或者说,不只是安然无恙的回来也说不定呢?”
不只是安然无恙的回来?
朱棣摇头叹气:“那就承法师吉言吧。”
.... .....
偏殿中
朱元璋坐在那里,看着面前在朝堂上记录下来的关于“内阁制度”的一系列问题,整个人都陷入了纠结和犹豫当中。
“这.....改动是不是有些太大了?”
他咂了咂嘴:“那小子真的没问题?我怎么感觉那小子撑不住呢?”
“士大夫集团,可没有那么好对付啊。”
朱元璋有些头疼的按了按自己的头,哪怕是对于洪武大帝来说,这也是一件相当有挑战性的难题了。